"周天宇,三天后办离职手续。"人事经理把那张冰冷的通知单推到我面前。
我看着上面写着的理由:缺乏语言能力,无法适应公司战略转型。
如果他们知道我的办公桌抽屉里静静躺着八本语言证书,会是什么表情?
我想起爸爸说过的话:"会说洋话有什么用,关键时刻还不是帮不了你。"
1
我叫周天宇,今年三十岁。
远景科技公司的普通业务员。
每天穿着不起眼的衬衫,坐在办公室角落,处理那些国内客户的资料。同事们都觉得我是个安静的人,除了工作,很少说话。
他们不知道的是,我的家里有八本语言证书。
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韩语,还有阿拉伯语。每一本都是我用业余时间考来的。
大学时候我去德国做交换生。
那一年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住在国际学生宿舍,楼里有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
每天晚上我们聚在厨房里聊天,用各种语言混合着说话。我发现自己有语言天赋,学什么都快。
"你应该去联合国工作。"室友马克这样对我说。他是法国人,后来成了我的好朋友。
毕业回国后,我没有选择外企。
爸爸说:"别老想着那些虚的,踏踏实实找个工作。会说几句洋话能当饭吃吗?"
他的话像钉子一样扎在我心里。我想证明给他看,我不是只会说洋话的人。
所以我进了远景科技。
这是一家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公司。
老板贺经理经常说:"销售靠的是实力,不是花里胡哨的外语。"我听了就点头,把那些证书锁在抽屉里。
三年来,我一直很安静。做好分内的事,从不主动表现。同事们觉得我的英语一般,就这样相安无事。我告诉自己,总有一天爸爸会认可我的。
公司的氛围很传统。
大部分同事只会一些基础英语,平时也用不上。
我们主要服务国内客户,偶尔遇到外商询价,也是让会英语的小李去处理。小李的英语其实也就四级水平,但在公司里已经算是外语担当了。
最近公司分配给我一个任务,整理一批老客户的资料。
这些客户都是做传统生意的,合作了好几年。我每天对着电脑,把那些订单信息分类整理。工作很繁琐,但我做得认真。
爸爸有时候会问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升职的机会?"
我总是说还行,领导挺器重我的。
其实我知道,在公司里我就是个透明人。
开会的时候坐在后排,从来不发言。年底评优的时候,我的名字也不在候选名单上。
但我不在乎。我觉得踏实工作总是对的。
而且我一直在暗暗学习,保持那些语言的熟练度。
每天晚上我会看各国的新闻节目,跟网上的朋友用不同语言聊天。这些都是我的小秘密。
直到那一天,一切都变了。
2
公司的情况开始变坏。
连续两个季度业绩下滑,高层会议越来越频繁。办公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像拉紧的弦,随时可能断掉。
那天早会,贺经理的脸色很难看。
他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叠报告。"公司要拓展国际市场。"他的声音很低,"会外语的员工将获得重用。"
我的心跳突然加快。这是我等了三年的机会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竞争激烈。国内市场饱和了,我们必须走出去。"贺经理继续说,"谁有语言优势,谁就能在新的架构里占据重要位置。"
散会后,办公室里炸开了锅。同事们开始议论纷纷。
"我的英语还行,大学六级。"小张说。
"我会一点法语,以前学过。"小王也不甘示弱。
"德语我也懂一些,现在还是会说的。"小李拍着胸脯。
我坐在位子上,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这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时刻吗?我应该站起来,告诉他们我有八本语言证书吗?
但我犹豫了。突然展示自己的能力,会不会显得不真诚?三年来我一直很低调,现在突然跳出来,同事们会怎么想?
我的手机响了。是一个国内客户的电话,有个紧急订单要处理。我想,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完吧。找机会和王经理私下谈谈我的语言能力,这样比较合适。
接下来几天,办公室里的气氛很奇怪。平时不怎么说英语的同事,突然开始在电话里夹杂英文单词。有人甚至在会议上故意说几句不标准的法语,引起一阵哄笑。
"Bonjour,大家好。"小张每天早上都要这样用德语打招呼。
"我昨天和一个德国客户通邮件,用的全英文。"小李炫耀着说。
我看着这些表演,心里有些厌烦。如果他们知道我能流利地说这些语言,会是什么反应?
王经理找我谈过一次。"天宇,你的工作一直很踏实。公司要转型,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了想,说:"我会努力适应公司的新方向。"
"语言这块,你有信心吗?"王经理试探着问。
我差点要说出实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会加强学习的。"
现在想起来,那是我最后的机会。如果当时我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能力,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3
一周后的早上,公司突然召开全员大会。
贺经理的脸色比以往更加阴沉。他手里拿着一份名单,声音低得像雷鸣前的宁静。
"由于公司战略调整,我们不得不进行人员优化。"他停顿了一下,"第一批名单已经确定,主要裁撤不具备国际业务能力的员工。"
我的心开始往下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我。
"第一个,周天宇。"贺经理念出了我的名字,"理由是缺乏语言能力,无法适应公司战略转型。"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我。
我感觉血液凝固了,大脑一片空白。
我,周天宇,那个拥有八本语言证书的周天宇,因为"缺乏语言能力"被列在裁员名单的第一位。
"还有小赵,小孙,小陈..."贺经理继续念着名单。但我已经听不进去了。我只是机械地坐在那里,看着他的嘴唇一张一合。
散会后,王经理把我叫到办公室。他的表情很复杂,像是同情,又像是无奈。"天宇,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王经理,这个决定能改变吗?"我问。
"公司高层已经决定了。我们都要服从大局。"王经理摇摇头,"你的工作表现一直不错,但在语言能力这块..."他没有说完。
我想告诉他真相,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现在说还有什么意义?
回到办公桌,同事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同情地看着我,有人幸灾乐祸,还有人假装没看见。
"天宇,真可惜。要是你早点展示语言能力就好了。"小张这样说,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
"是啊,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小李附和道。
我没有回应。
只是默默地整理着桌上的文件。心里涌起一阵苦涩的感觉。三年的低调,三年的隐忍,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人事部的小陈走过来,递给我一份通知。"周先生,三天后请来办理离职手续。这是赔偿方案。"
我看了看那个数字。比法定标准还要低。公司连最后的体面都不愿意给我。
4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想起大学时马克说过的话:"你应该去联合国工作。"
想起爸爸说过的话:"会说洋话有什么用。"
想起这三年来我有多少次想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又有多少次选择了沉默。
原来,过度的低调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调。而我,却用了最愚蠢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第二天上午,我在整理办公桌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份文件。那是从复印机旁边掉落的,应该是贺经理的秘书不小心遗落的。
文件的标题是:关于与环球投资集团合作事宜的会议安排。
我仔细看了看内容。
原来公司正在与一家跨国投资集团洽谈合作,希望获得资金支持来开拓国际市场。会议时间定在三天后,也就是我办理离职手续的那一天。
更让我意外的是,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马克·杜邦,环球投资集团亚太区总监。那个曾经住在我楼下的法国室友,那个说我应该去联合国工作的马克。
我的心开始剧烈跳动。世界真小,小得让人措手不及。
我偷偷查了查环球投资集团的资料。
这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国际投资公司,专门投资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马克现在是他们的高管,负责亚太地区的业务。
我想起我们大学时的友谊,想起那些在厨房里用各种语言聊天的夜晚。马克总是鼓励我发挥语言天赋,说我浪费了自己的才能。
办理离职前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请问是周天宇先生吗?我是环球通信的猎头顾问张女士。"
环球通信是远景科技的竞争对手,在行业内排名前三。我有些惊讶,他们怎么会找到我?
"周先生,我们了解到您精通多种语言,有丰富的业务经验。我们公司正在招聘国际业务拓展经理,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张女士的声音很专业。
"您怎么知道我的语言能力?"我问。
"我们有自己的人才信息库。您的简历很优秀,特别是语言资质这块。"
我突然明白了。那些年我在网上和各国朋友聊天,参加语言交流活动,留下了足迹。有心人是能够查到的。
"薪资方面呢?"我试探着问。
"是您现在薪资的三倍,还有股权激励。职位是部门经理级别。"
我的手开始颤抖。这是我做梦都没想过的机会。而且时机如此巧合,就在我即将被裁员的时候。
"我需要考虑一下。"我说。
"当然。不过我们希望尽快得到答复,最好在这个星期就确定下来。"
5
挂了电话,我坐在床边想了很久。命运真是奇妙,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却打开了一扇窗。
最后一天,我穿了最好的西装来公司。黑色的,平时舍不得穿。同事们看到我的样子,都有些意外。
"天宇,你今天怎么打扮得这么正式?"小张问。
"离职也要体面一点。"我微笑着说。
贺经理一早就在办公室里踱步。
他看起来很紧张,不时地看表,催促人事部赶紧准备我的离职手续。我知道他在等什么。投资方今天要来,他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任何差池。
上午十点,人事部叫我去办理手续。小陈把一份离职协议放在我面前。"周先生,请您签字确认。"
我仔细看了看协议内容。赔偿金额确实很低,连法定标准都不到。我故意放慢速度,一条一条地读。
"周先生,您还有什么问题吗?"小陈催促道。
"我想再确认一下条款。"我说。
这时候,前台的小姐突然敲门进来。"小陈,投资方代表提前到了,正在往会议室走。"
贺经理听到消息,脸色立刻变了。他快步走过来,对我说:"周天宇,赶紧签字走人。今天公司有重要会议。"
我拿起笔,缓缓地在协议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就在我即将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突然打开了。
几个穿着西装的外国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金发男子。当他看到我的时候,眼睛突然睁大了。
"周老师?你怎么在这里!"他用流利的中文喊道。
那是马克的声音。十年不见,他还是那个热情的法国人。
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贺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你们认识?"贺经理结结巴巴地问。
"当然认识!"马克走过来,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周天宇是我大学时的室友,也是我的语言启蒙老师。这个人的语言天赋简直是天才级别的。他精通八种语言,我见过的最厉害的语言专家。"
6
我站起身,用流利的法语和马克交谈。"马克,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是啊,世界真小。"马克笑着说,"对了,你现在在这家公司工作?"
我看了看贺经理,又看了看手里的离职协议。"准确地说,我正在办理离职手续。"
马克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为什么?这样的人才,任何公司都应该当作宝贝一样珍惜。"
贺经理站在一旁,脸色比白纸还要白。他的嘴唇在颤抖,但说不出话来。
我死死盯着这个说我缺乏语言能力的贺经理,缓缓开口。
当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炸响,贺经理整个人如石化般愣住,冷汗瞬间冒出......
这一刻,整个办公室安静得只能听到空调的声音。所有人都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震惊和不敢置信。
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三年的隐忍,三年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得到了释放。
"我认为一个公司连最简单的了解员工的能力都没有,我不会相信他站在风口浪尖时能够准确把握住机会。"我的声音冰冷没有一丝温度。
马克听着我的话,点了点头。
贺经理终于回过神来。
他的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走到马克面前。"马克先生,这里面有误会。周天宇是我们的优秀员工,裁员名单是人事部门的失误。"
马克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失误?我刚才听到你说他缺乏语言能力。这简直是个笑话。"
"不不不,绝对是误会。"贺经理连忙摆手,"我们马上撤销这个决定。"
这时候,马克身边的一位女士开口了。
她用标准的中文说:"我是环球投资集团的法务总监莉娜。刚才我听到了你们的对话。一个公司因为员工'缺乏语言能力'而裁员,但这个员工恰恰是语言专家。这种管理水平让我们对合作产生疑虑。"
贺经理的额头开始冒汗。"莉娜女士,这真的是个误会。我们立即纠正。"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五味杂陈。他们的慌乱,他们的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天宇,你愿意留下来吗?"贺经理转向我,"公司给你双倍薪资,还有晋升机会。"
我摇摇头,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贺经理,我已经接受了环球通信的offer。薪资是这里的三倍,职位是国际业务拓展经理。"
7
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听到这个消息,发出了小声的惊呼。
"环球通信?"贺经理的声音变了调,"他们怎么会..."
"世界很小,贺经理。"我说,"有才能的人,总会被发现。只是有些公司发现得太晚了。"
马克在一旁笑着说:"天宇从大学开始就很有天赋。我一直说他被浪费了。看来我是对的。"
我看向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小张低着头,不敢看我。小李假装在看文件。只有小王朝我点了点头,眼神里有羡慕,也有祝福。
"各位,我要走了。"我对大家说,"谢谢这三年来的照顾。"
贺经理还在做最后的努力。"天宇,我们可以谈。任何条件都可以商量。"
我已经签好了离职协议。把笔放在桌上,对贺经理说:"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投资方代表团对远景科技的评估变得谨慎起来。他们在会议室里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决定需要更多时间考察。
"我们不能在一天内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马克对贺经理说,"特别是在看到公司的人才管理水平之后。"
贺经理试图挽救局面。他请求我留下来做翻译,继续参与会议。
"周先生,您能帮个忙吗?作为公司的顾问,参与这次会议。"
我礼貌地拒绝了。"贺经理,我已经不是远景科技的员工了。而且,我和环球通信签了保密协议。"
这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环球通信CEO打来的。
"周先生,听说您的朋友在那边?我想邀请您和投资代表团共进晚餐。地点在四季酒店。"
我看了看马克,他点点头。"好主意。我们正好可以聊聊。"
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贺经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不仅失去了一个有才能的员工,还可能失去这次投资机会。
"马克先生,我们可以重新考虑合作条件。"贺经理说。
"抱歉,贺先生。"马克站起身,"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一个不能识别人才的公司,我们很难相信它能在国际市场上成功。"
我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马克对我说:"天宇,你做了正确的选择。有些地方不配拥有你这样的人才。"
我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工作了三年的办公室。同事们有的羡慕,有的后悔,有的还在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
贺经理站在公司门口,眼睁睁地看着我坐上了环球通信派来的黑色轿车。那一刻,他的表情像是输掉了所有筹码的赌徒。
车子缓缓驶离远景科技大楼。我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公司,心里没有不舍,只有解脱。三年的委屈,三年的隐忍,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8
一个月后,我在环球通信的国际业务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贴着的世界地图。上面插满了小红旗,标记着我们新开拓的市场。
手机里传来喜讯。我们与三家欧洲公司的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业绩比预期高出百分之二十。
"周经理,您真的很厉害。"助理小林对我说,"一个月就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笑了笑。这一个月来,我组建了一个多语言团队,有来自五个国家的员工。我们每天用不同的语言和全世界的客户沟通,业务蒸蒸日上。
那些曾经被我藏在抽屉里的证书,现在被装进精美的相框,挂在办公室墙上。每一本都代表着我的努力和坚持。
下午的时候,我接到了几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都是远景科技的同事。
第一封是小王发来的:"天宇哥,听说您在环球通信干得很好。我也会德语和西班牙语,当初没敢说。现在公司情况很糟,您那边还招人吗?"
第二封是之前的实习生小刘:"周哥,我一直很佩服您。我会日语和韩语,在远景科技没有用武之地。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还有几封类似的邮件。都是一些有语言天赋但被忽视的同事。
我想起自己刚被裁员时的心情,决定给他们机会。人才不应该被埋没,每个人都应该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我给他们回了邮件,约了面试时间。
那天晚上,我给爸爸打了电话。
"爸,我换工作了。"
"怎么了?是不是被开除了?"爸爸的声音有些担心。
"算是吧。但我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我告诉他新的薪资和职位。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儿子,是爸爸错了。"爸爸的声音有些哽咽,"会说洋话确实有用。是我眼光太狭隘了。"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爸,没关系。您只是希望我脚踏实地。"
"但是脚踏实地不等于埋没才华。"爸爸说,"你要记住,金子总会发光的。"
挂了电话,我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夜晚的城市灯火。远景科技的大楼在远处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听说他们因为失去投资而陷入了更严重的危机,不得不进行第二轮裁员。贺经理被降职,公司内部开始反思人才管理的问题。
我想起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前提是,你要给金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有些人一生都在等待别人发现自己的价值,有些人则主动寻找展示才华的舞台。我曾经是前者,现在是后者。
三年的低调教会了我很多,但最重要的一课是:真正的才华不需要隐藏,它需要的是合适的时机和正确的平台。
而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