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大家都知道石油行业是赚快钱的,但实际上,国内的石油公司几乎每年都在亏本。这个月初,中国石化刚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报,结果也没啥好消息,又是亏损。
不少人一直搞不明白,石油除了开采和运送之外,基本就是赚大钱的事啊,为什么还是每年都亏呢?难不成这个行业里头什么猫腻不少?
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还得先盘点一下国内石油行业这些年来到底亏了多少钱,是个啥状况。
净利润下降43.7%
中国石化在这个月年初公布了上半年的财务预报,预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大概在201亿元到216亿元之间,和去年比起来,跌幅差不多在39.5%到43.7%的样子。
形势看起来挺不妙的,说明整个原油市场的价格跌得挺厉害,而且竞争也变得更激烈,最终导致石油行业的利润空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今年上半年,北海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是每桶70.81美元,比去年同期少了大约15.11%。
油价一跌,石油炼化行业的竞争反倒变得更猛烈,特别是在国内,炼油的产能已经快到10亿吨的政策限制了。
在这种环境下,炼油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每桶7.1美元降到每桶6.2美元,结果整个炼油板块的利润比去年少了45亿元。
而且,国内市场还在受新能源汽车不断冲击的影响,很多电动车上市,导致汽油的需求一直在减弱,最终让国内成品油的总销量降到了87.05百万吨。
这是中石化上半年的利润预估,至于另外两个油企的上半年表现,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具体数字。不过看目前的走势,如果国际油价继续走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还在扩展,石油的销售额可能还是会比较低迷。
看看今年的情况之后,再回头看看过去的那些日子,感觉确实不一样了。
半年净亏损299.83亿元
2020年上半年,中石油的营业收入是9290.4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22.3%,净亏损也达到了299.83亿元。
就是说,营业收入差不多快要突破万亿大关了,可净利润依旧在亏损。一个角度看,石油企业的营收数字常常是天文数字,但与此同时,这些天文数字背后却还是亏损,外界自然就会对这些数字多一些疑问。
网上各种评论不少,有人说国内的三桶油企业,平常工作和生活方面都挺阔气的,虽然这些说法是真是假还不好说,但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觉得确实如此。
毕竟,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每年的营收能达到上千亿,甚至上万亿,怎么还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呢?
咱们不妨先看看中石油2020年的状况,那一年正巧赶上新冠疫情爆发,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几乎完全停摆,石油的用量自然也跟着下来,这事儿还挺正常的。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2020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暴跌,油价的往下走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收入受到影响,所以说,这种变动最终还是波及到了石油企业的收益和利润。
不管怎么说,外界还是觉得不太靠谱,因为中石油的亏损一直没停过,到了2024年,有媒体爆料说,中石油的负债居然达到了1.1万亿。
没赚到钱,反倒亏损一万多亿
到了2024年五月,中石油公布了2023年的财务报告,显示这家石油巨头的总负债已经攀升到1.1万亿。这个消息一出来,立马又在外界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关注。
2023年,中石油的总资产达到了2.75万亿元,年度营业收入则是3.01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1611.44亿元。虽然负债高达1.1万亿元,但整体净资产还算充裕,达到了1.6万亿元,也就是说,它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设定的风险警戒线60%。
近五年里,从2019年到2023年,中石油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稳定在40%到47%之间,整体规模变化不大。
也就是说,中石油的资产负债率一直没超过预警线,外头的人更关心的是为什么会有负债。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除了国际油价的变动之外,企业的投资支出,甚至整个全球经济形势都可能对负债的大小产生影响。
不过啊,这种说法通常难以让大家放心,因为在很多人心里,石油行业就是能赚大钱的,既然挣得多,怎么还会出现亏损呢?
其实情况有点反常,石油挣钱确实没问题,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任何一家石油公司的利润都不算高。
石油贸易毛利率最低
2018年数据显示,食品饮料行业的销售毛利率最高,达到了48.29%。这也就难怪有人说,卖矿泉水其实比卖石油还要赚,毛利空间大得让人惊讶。
除了这些,休闲服务和医药生物行业的毛利率也挺可观的,分别达到了41%和36%。
相较之下,有色金属和建筑装饰这些重资产行业的毛利率偏低,而石油贸易的毛利率最差,只有4.2%。
是不是觉得挺反常的?明明石油看起来挺挣钱的,可实际上却赚不到钱。这背后的原因,也不算太复杂。
石油这个行业算是重资产的类型,头一阵的投入成本挺高的,而且投资周期也挺长。在这种情况下,前期基本上都是靠借款来撑着,根本没有收入,也没有赚到钱。
还得注意一点,就是我国的石油储量虽然不少,但实际上储量不足以保证国内长期使用,每年还得大量进口。这样一来,国际油价怎么变,我们可说不了算,全都得听那些卖油国家的指挥。
最后,要提的就是石油的需求那头。石油可谓现代工业的命脉,除了汽车要用,大量工业生产也离不开它,也就是说,石油基本上算是工业的根基。
既然说它是工业的根本,你就得琢磨一下,石油这玩意儿,真能完全靠市场的价格来调节吗?
肯定不行啊,要是让石油市场价格完全放开,光咱们国家不行,别的国家的油价也都得跟着涨大半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石油就像粮食一样,虽然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很高,但因为粮食属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所以种粮基本上赚不到钱,反倒还可能亏本。
因为粮食价格一直受到调控,导致它一直很低。一担粮价开始上涨,势必会引发一连串产品价格甚至多个行业成本的提升,最终还是得由消费者来买单。
石油也是这个情况,价格一直受到调控,虽然表面上营业额挺可观,但那些其实都算是真实需求,是因为我国的需求基数大,积累起来的。
换句话说,要是现在让油价一直涨的话,石油公司每年的收入会变得更高。不过吧,国家显然是不可能答应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石油就像工业界的粮食一样,是最根本的东西,一旦价格上涨,整个工业体系的成本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到头来,消费者和公众肯定会发牢骚。
在这种状况下,石油的价格会受到严格的管控。虽然每年石油企业的收入看起来挺不错,但实际上也只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根本不敢奢望能赚到钱,更别提毛利率会有多高了。
一旦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石油的盈利其实不是因为利润多,而是因为需求太大,完全靠它不可替代。这和粮食差不多,不管有没有赚头,人们都得种粮食,否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饥荒。
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石油的话,整个工业界就得面临大问题,基本上算是会闹饥荒。有人会说,国内的石油公司亏本是正常的,主要是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需求。而那些国外的石油公司,都是资本家开的私营企业,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绝不会像国内的那样亏损。
其实,这种看法也不对头。
国外的石油企业也在亏损
像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能源、英国石油这些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也都是背负着不少债务的。
到了2023年,埃克森美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攀升到43.5%,而壳牌更是达到了53.6%,英国石油的资产负债率也超出了警戒线,达到了69.5%。
你瞧,这些外国的石油公司,资产负债率比咱们国家的石油企业还高,原因其实挺好理解。国外这些石油公司虽然大多是私人企业,但政府也不会允许他们随意涨价,控制得挺严的。
不管是社会主义的政府还是资本主义的政府,都很清楚一点:石油是工业的根基,石油的价格必须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不能随意涨上去,否则整个工业体系都得出乱子。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股神巴菲特通常青睐石油股,不过今年年初,他持有的西方石油去年第四季度亏损已经达到2.97亿美元。
另外一方面,西方五大石油巨头在2023年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总共少赚了723亿美元。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