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韩国的社会现状,有两组数据的差异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全球最低的出生率,而另方面……
到了2023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2,首都首尔更是低到0.55,这意味着每个女性一辈子大概只生不到一个孩子,远远少于维持人口正常增长所需要的2.1。
与此同时,房价却在不断飙升,到了2025年7月,首尔的房价单月上涨了0.76%,达到了自201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涨幅。普通百姓想在这座城市买套房子,几乎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意思的是,韩国的年轻人对结婚和生娃兴趣大减,但房价却一路飙升,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这其实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局面,而是社会观念、经济压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交织出来的一个特殊难题。
咱们先来说说,让韩国的年轻人对生孩子打了退堂鼓的深层原因吧。
现在的韩国年轻人,早就没像父辈那会儿,把“结婚生子”当成生活的必经之路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韩国25到49岁的男性中,差不多一半没有结过婚,而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选择未婚。2022年,韩国的结婚对数只有19.2万对,平均初次结婚的男性年龄达到33.7岁,女性则是31.3岁。
这种晚婚甚至不婚的风潮,实际上反映出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变化,他们更重视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不想被婚姻和养育负担所限制,也不愿让孩子一出生就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
年轻人身上的那个最压抑的“山”嘛,莫过于那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经济负担。
据弦外音·东亚解码报道,生孩子已经不再是必不可少的生活选择,韩国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对生育望而却步呢?
最先让人在意的,是养娃的花费实在是高得离谱。在韩国,从孩子出生到18岁成年的整个过程,涵盖产检、奶粉、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花费折合人民币大约有190万元,长期居于世界榜首。
光是教育方面的开销,就让不少普通家庭感到吃不消,从幼儿园起就得上各种课外辅导、兴趣班,到中学阶段的升学补习,花费每次都挺惊人的。
除了养娃的花销以外,年轻人自己面对的就业难题也让他们不敢轻易成家立业。
韩国的年轻人失业率依旧高企,好岗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他们碰到的问题是岗位不对路,要么找不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要么虽然找到工作,但工资低、福利也不太理想。
不少年轻人只能干些临时或兼职的工作,这收入不太稳当,连自己都养不活,还得算计着过日子,更别说扛起家庭责任了。
在这种经济环境里,不结婚、不生孩子,成了不少年轻人无奈之下的自我保护办法。
职场和家庭里的性别差异,真让女孩子们对生育这个事儿,越来越觉得没啥好愿意的。
在韩国的职场里,女孩子们遇到的生育歧视可以说挺严重的:有27.1%的女性曾被强制要求签“结婚、怀孕就辞职”的合同,每四个女职员中就有一个因为怀孕或生娃而遭遇直接的不公平对待。
比如被调岗、开除,甚至受到语言上的侮辱。
这种“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导致不少女性干脆放弃要孩子,免得陷入两难的境地。
挺搞笑的是,那些让年轻人不敢生娃的经济压力,竟然和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有些共同点,最突出的就是韩国那些城市里资源过于集中的现象。
在韩国,首尔基本就像个资源的黑洞,把全国最顶尖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全都吸引过去了。
说到教育,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这三所名牌高校,长期霸占着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几名,不光是吸引韩国各地的学子,还聚集了不少科研精英。
在医疗界,三星医疗中心、首尔大学医院这些机构,在癌症、心脏病这块都堪称国际一流,整个韩国的病人都盼着能去那儿治病。
主要信息:韩国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倾向于选择大企业,比如三星这类公司,2017年7月15日,新华网报道。
在就业这块儿,三星、现代、LG这些韩国的大企业总部都扎在首尔,带来了不少高薪稳定的职位光景,光是首尔的GDP就占了整个韩国的21.6%。
这种资源集中在首尔的情况,搞得大家都想往那儿跑,不管是为了上好学校的学生,还是找好工作的年轻人,或是想享受更优质医疗的中老年人,都纷纷涌向首尔。
人口不断涌入,带来了火热的住房市场,但首尔的土地资源可是紧缺得很,新建的房子数目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加。
尤其在像江南区这样的核心地段,土地的稀缺情况更是明显,供不应求的局面让房价一路飙升,形成越 scarcity越涨价,越涨价越受欢迎的循环。
低利率政策配合日益增长的投资热情,像火上浇油一样,直接推动了房价的不断上涨。
为了带动经济增长,韩国一直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房贷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样一来,借钱买房的花费就大大减轻了。
一边是有房需求的家庭趁机申请贷款买房,另一边是在投资方式不多的情况下,好多人把房地产当成“保值增值”的首选,资金大把涌入这个市场。
更重要的是,房价上涨的“预期”带动了更多人加入买房的队伍。
只要看到首尔房价一年比一年涨,心里一紧,担心未来买房花的钱会更多,人们就会趁早出手,哪怕得扛着沉重的房贷。
这样的恐慌购房带动了需求猛烈上升,也让供给跟不上节奏,结果房价就陷入了涨得更快、预期更强、再涨的恶性循环中。
要说韩国政府也不是没试过控制房价,不过他们推出的一些政策,反倒起了相反的效果。
为了遏制炒房行为,韩国多次提高房产交易税,尤其是在2020年,把综合房产税的税率从0.6%-3.2%提升到1.2%-6%。
本来的意图是通过提高税收让炒房者不敢囤房,促使他们出售,增加市场房源,但实际效果却变成房东们害怕缴税太多,宁可出租也不愿卖,结果二手房的房源变少,供需矛盾愈发严重,房价反倒又涨了起来。
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5%没变,降息可能反而会刺激房价上涨。
像提高首付比例、收紧贷款条件这些措施,虽然压制了部分投机欲望,但也让不少刚需的年轻人被挡在了买房的门外,导致有房人更加富有,无房者的贫困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低生育率和高房价同时存在的局面,正悄悄给韩国社会带来不少长远不好的影响。
拥有房产的人随着房价一路飙升,资产越变越值钱,可辛苦打拼的年轻人却拼命攒钱都凑不上首付,想要安居梦都变得遥不可及,更别说安心工作和孩子的事了。
这种阶层差异让年轻人对未来不再有信心,感觉很挫败也有不满,甚至有人开始变得低欲望,对物质、事业、家庭逐渐不再追求,选择消极度日。长久下来,这种情况可能会冲击社会的活力和稳定。
韩国的这个例子,也提醒其他遇到类似难题的国家要引起重视。
想搞定低生育率和高房价的双重难题,不能只靠一招鲜得胜,得多点措施一块儿出。比如说,得多帮帮家庭,比如发点育儿补助、让教育开销不那么重,还要保护女性权益,打击职场里的性别歧视,减轻她们的生育压力。
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城市资源布局,避免集中在某几个地方,然后多建一些保障房,打击炒房的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控政策,让房价逐步走回合理轨道,让年轻人有实力、有底气组建家庭、养育孩子。
总的来说,韩国生育率居全球最低,同时房价却疯狂上涨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共同积累的结果。
想要解开这个难题,得靠政府、社会、家庭齐心协力,搞明白人口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那点平衡,只有这样,社会才能重新走上健康又长远的发展路。
#秋月养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