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1955年大授衔时他明明不够资格,为何毛主席却说:上将中一定要有他

发布日期:2025-11-21 10:54 点击次数:55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1955年的授衔仪式,是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因此专门组织人手负责此事。

所有评定军衔的将军都要符合规定,可偏偏此人明明不够资格,毛主席却说“上将中一定要有他”,此人是谁?

1955年9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典礼,在55人的上将名单中,有一个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此人便是阎红彦。

因为毛主席说过:“这次评选上将一定要有阎红彦,因为他代表了陕北红军。”

在毛主席的授意下,阎红彦成为了唯一一个获得上将军衔的陕北红军将领。

为何他如此特殊?

1936年,是阎红彦最值得称颂的一年,这一年他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东征。

叱咤疆场的他被毛主席任命为红军沿河游击队司令员,兵力直指山西阎锡山。

红军沿河游击队作为中路军,主要负责动员群众、拆除敌人修建的堡垒和控制渡河点,保障红军能顺利东征山西。

除了这些外,阎红彦还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

众所周知,红军都是穷苦老百姓出身,他们不仅要保护当地百姓,还要依靠他们。

淮海战役不就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吗?

这次东征也是如此。

为了能和敌人对抗,阎红彦主动协助地方官员发动群众筹集粮食和经费,让老大娘们帮他们做军鞋。

有了衣服和粮食,红军渡河还需要工具,为此阎红彦又挨家挨户做工作,这才能保证在20天内制造出60艘渡船。

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红军对上阎锡山,本来装备就不占优势,若连渡河的工具都没有,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战士。

就连毛主席都说:“当时能顺利解决渡船问题,多亏了阎红彦啊!

中央和军委都为此事发愁,知道渡船很重要,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不能像敌人一样逼迫当地老百姓为我们做事吧?

幸亏有他主动承担这一任务,这件事他解决得很好,也很迅速,让大家都很敬佩。”

为了配合东征,阎红彦和政委蔡树藩指挥600多人强渡黄河。

虽然只有600余人,可他们却俘虏了将近1000敌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红彦被调到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就是中原野战军工作。

邓小平握着他的手说:“终于把你盼来了,欢迎你这位虎将啊!”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多个职务,大授衔时,还只是四川省委副书记。

按照评定规则,阎红彦显然不够资格授予上将,但毛主席看了名单后,觉得还是应该给他一个上将名额。

毕竟所有参与评选的将军来自各个部队,若顾此失彼,会失去人心,导致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

在上将名单里,其他部队都有人选,唯独陕北红军没有,因此毛主席才会说:“上将中一定要有阎红彦!”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眼光不错,阎红彦确实担得起上将军衔。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