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公司办公室里,行政小张刚处理完一波流程,却连续接连出了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公司上下都被惊了一把。
那天,老板刚说完有同事家里老人去世,让行政申请慰问金走流程。小张效率非常高,慰问金到账后,直接转了过去,还在群里安慰:“节哀,老人一路走好。”没想到同事回复:老人还在抢救中。这个超前的吊唁,大家一时都有点尴尬。实际上,小张只是严格按照老板指令操作,自己的确没多想,只顾着把流程跑完,结果反而惹出个乌龙。
类似情况在旅游住宿安排时也出现过。小张刚入职,第一次分配住宿,完全靠自己看名字瞎猜。结果把一个男同事和一个同性恋同事安排在了同一间房,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只有当事人一脸无奈。小张也头痛,男女混住肯定不合适,分房就怕有人不喜欢,结果公司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她纠结要不要问领导,但权限不清,又怕麻烦,干脆自作主张,成了全公司讨论的话题。
事情还没停,行政部门各种细节操作也频频出错。小张定老板生日包厢,风格选得太隆重,蛋糕却写成“妈妈生日快乐”,而老板其实是一位中年男士。遇到外籍同事签注忘记办理,公司因此被罚款5万元,大家一边心疼行政的粗心,一边只能赶紧补救。遇到公司停电,往往解释下来是行政忘记交电费。还有关键资料被剪坏、系统被误删,甚至一次退场批量填写,竟全工地的人都被标记成了“死亡”,大家不仅脸红心跳,还要连夜修改数据。
说起来,这些看着荒唐的失误,其实反映了行政岗位的难处。跑流程、管琐碎,事事要细致,连续几项工作同时推进,一点点马虎都可能闹大。根据行业普遍数据,行政岗位平均日对接事项超过30条,涉及金额从几百元到数十万不等,压力一点不比业务部门低。而公司里一旦出现小失误,还常常让行政背锅。现实中,行政与老板、同事之间其实都需要更多互相理解和支持。
想不到的是,这些乌龙和刺激之后,公司反而开始重视流程审核和分工明确。老板专门敦促定期核查慰问、证照、签注等事项,住宿安排也逐步实行事前沟通。每一次失误,都会被拉出来经验,帮团队共同提升。
这次行政风波,大家既笑过也慌过。最后小张和同事都说,行政这份细致活,看着简单,实则事无巨细,太容易被忽略。以后无论大事小事,都必须细心再细心,每一个环节都得多问一句、查一遍,毕竟一不留神,公司和行政都要负责。
有了这些经历,大家都开始多些耐心和包容,只要确保每个人都彼此理解,哪怕过程里有点小插曲,也能一起把公司打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