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你逛超市,不小心买了点猪头肉,结账时,心里盘算着大概多少钱,刷卡一看,怎么跟标价不太一样?要是换个别家,估计只能叹口气,把“算了”两个字吞回肚里,顶多找个客服扯一扯,结果也许是兜兜转转找了半天,还得听一嘴“我们系统没错”,“小姐您再看看”。但偏偏遇上了胖东来——河南新乡那个让全国超市都小小忌惮一下的“神奇超市”。这年头,不是啥稀罕事么?不,是能上微博热搜的大事情。只因一个价签错,猪头肉被按卤猪耳收费,邵女士的体验却像中了彩票,那么超市都像胖东来那样对顾客,日子会不会像开了挂?
先不急着下结论。事情到底卡在哪儿了?退钱、道歉,这两招其实不新鲜,可为什么胖东来能搅动网络江湖,引来一堆“感动了”、“我哭了”、“老板真有心”的人群跟着点赞?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大秘密?说白了,每个人逛超市,心里盘算的是“服务到不到位”,只是顾客遇事,总难得到像邵女士那样“全额退款、真诚道歉、补偿购物卡”三连击的体验。这里的门道,就是“顾客至上”不再是贴在墙上的大字,而是胖东来的实际操作。
40多分钟内,邵女士坐等结果。不是等冷处理,也不是等公式化回复,她收到的是真人发来的道歉,还带着补偿。“嘿,这超市是真的把顾客当自家人!”不少网友看完新闻后也这么想。咱们讲理,一个普通的价签错误,在很多地方,最多给个道歉,还能退你钱——补偿?大多爱理不理。胖东来不闹事,只是冷静地把损失转化为惊喜。压力测试下,这家超市不是算计着哪个环节能赔多少,而是反过来:“怎么让顾客心里舒坦?”
那问题来了。全国几百万家超市,肯定都能碰见价签错、系统卡壳、工作人员不在状态的情况。可真正能做到胖东来这步的,又有几家?是不是大多数都抱着“能别赔就不赔”“能拖就拖”的底线过日子?取个容易懂的比喻:胖东来像个有情绪的做饭达人,顾客就是亲戚朋友来了,桌子还没摆好,菜里多放了点盐,人家当场道歉,加送果盘,顺手递上红包,还来一句“不好意思,下次请你吃大餐”,你还能再挑啥毛病?而通常超市,其实就是冷冷的一句“错了”,顶多给你退钱,再多的情感交流,可能都只是空话。
这时候咱开始剥洋葱。胖东来本质上不是赔了顾客的钱这么简单,而是“赔心”。把失误当成谈心的契机,看起来很浪费,其实心思最深沉。顾客这年头比政府还挑剔,互联网把所有的“小事”都能变成全民讨论的话题。你说嘛,谁不愿意在网上看到自己变成“温暖故事”的主角?
其实胖东来给额外补偿,可能带来的成本远小于品牌的收获。你想想,200元购物卡,能买多少猪头肉?可一条微博热搜,百万网友讨论,还顺带吸引一波新客人。这笔生意怎么算,都是头脑清醒。倒不是说要超市都学着撒钱,只是用行动证明:每个顾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哪怕错只有那么一丁点,也不会被忽略。
有的时候,咱还得问自己:我是不是太习惯了“不开心也得买单”的生活?被忽略、被敷衍,慢慢也麻木了。胖东来的出现,就像哪天突然有人帮你把伞撑好,在暴雨里说一句“你来不及多想,该补偿给你”,你会不会一下子觉得“原来可以有温度”?企业不是机器人,更不是只会套路的自动售货机。大家心里都明白,在消费时代,钱不是只用来买商品,也是在买一份被在乎的感觉。
说起底线思维,在服务行业里,“到底赔多少”往往成了老板们最大的心结。赔赠的数量,恨不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胖东来玩的是“放心大胆”、“心宽体胖”,敢于越过标准线,不怕吃亏,反而赢了顾客的心。这招厉害吧?关键在于,理念和行动同步了,每一次失误透出去的态度,都是品牌的第二张名片。你做得越多,顾客在社交圈子里反响越猛烈,连“铁粉”也能带着身边人一起冲进店里,说一句“你就去那家,看他们怎么处理麻烦”。
换个角度想,其实胖东来这种“超预期”做法,经常被大家评价成“小题大做”。可是,小题大做就不对吗?大事化小不是个省事的路数,小事化大倒是容易变成多事之秋。但在服务行业里,恰好反着来。你越在乎细节,顾客感受到的温度就越高。像胖东来这样把顾客当朋友,不怕多给一份补偿,也不怕多花点钱,换来的是长久的信任。信任这东西,一旦建立了,比广告还让人记得牢。
网上有人开玩笑说,胖东来是超市里的“显眼包”,不是只会摆摊收钱,而是真正懂顾客“心里长什么样”。你说他是玻璃心也行,总之,顾客受委屈,不是回家自己消化,而是遇上老板主动打包歉意送上门。这种“自作主张”式的关怀,不是所有企业都敢玩。
说回来,假如中国所有超市都学胖东来这路子,会怎么样呢?顾客会不会惯坏?会不会人人都抱着挑刺的心态?你问问自己,其实不是顾客变难伺候了,而是市场变聪明了。人都是有记忆的,有体验就有标准,有对比就有选择。一家超市出错,百分百实诚,顾客自然也愿意原谅你,再多给你一次机会。反过来,态度冷硬,还爱推责任,“不好意思啊,系统显示没问题”,谁还想去?
更极端的话说,假设真有一天,所有超市都照着胖东来来,“补偿、道歉、退款”成了标准三件套,服务行业生态就会变得有点意思了。首先,顾客不会再瞎担心自己被忽略,起码遇到了麻烦能有个温暖出口。其次,企业本身也会更加努力在流程上自纠,谁家的服务做得不到位都成了全国网民“全民监督”的对象。长此以往,整个行业服务质量都往上窜。
但别冲头脑过热,也要看到现实。超市经营不是慈善,真要全都这样操作,成本肯定会增加。这里就涉及到管理、人员培训、激励机制、品牌价值怎么转化成盈利等多重难题。胖东来能玩好,归功于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新媒体舆论的协同效应,但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底气。
胖东来的故事带来的启发,是让企业明白,信任不是口号,得真刀真枪地做出来。如果服务还是停留在“最低标准”,顾客只能拿“最低期待”回敬你。与其斤斤计较,不如敞开怀抱,让顾客感受到企业的真心。长远来看,服务升级不是赔本买卖,而是一种最划算的投资,成就的不是一桩零售交易,而是顾客的忠诚与口碑。
最后还很想聊聊“顾客不是来占便宜的”,这个观点有点意思。其实大多数人消费,是图省心图舒坦,并不是分毫必争,更不是等着薅羊毛。而企业给的不是便宜,而是尊重,这份尊重是极少数店铺能舍得付出的,也是最实在的消费体验。
在这个新闻上热搜的时代,不怕事大,就怕没人关注。胖东来一次补偿,收获满满的好评和点赞,不需要花大钱打广告,也不用搞什么促销活动,只要把顾客放在心上,就能成亲民偶像。这就是商业的“歪打正着”,看似意外,其实暗中都在算计,谁赢得人心,谁成就江湖。
你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温柔暴力”也能很有市场竞争力?企业决心够,顾客热情高,服务才能不止于表面。咱们常说好服务应有温度,其实更该有态度——敢认错,敢补偿,敢关心。胖东来做到了这三点,别家如果也能借鉴一二,大家日子说不定都过得更带劲儿。
唠到这儿,你脑袋里是不是也开始盘算,自己有没有遇到过让人印象深刻的服务?那些让你暖心一笑的小事,是否也可能成为打动你的理由?或者,你当老板,会不会愿意“小题大做”一次,收获一群真心粉丝?欢迎聊聊你的看法,一起拆解服务行业的那些“温柔炸弹”。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