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商业地产三巨头接连“消失”:行业监管风暴来袭?

发布日期:2025-07-30 11:08 点击次数:93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两间铺子年赚9亿,净利率碾压茅台——成都富森美创始人刘兵创造的商业神话,随着一纸留置通知书轰然倒塌。这位名下仅有两处物业的"隐形富豪",与红星美凯龙车建新、居然之家汪林朋在三个月内相继被查,暴露出商业地产行业轻资产高回报模式背后的隐秘逻辑。当监管利剑指向土地、金融与税务的灰色地带,这些"现金奶牛"企业的暴利密码正在被逐一破解。

隐形富豪神话破灭:两间铺子背后的财富密码

富森美北门店与南门店合计125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在过去十年创造了最低45.53%、最高60.90%的净利率,这一数字甚至让平均净利率52%的贵州茅台黯然失色。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家负债率仅20%的企业上市以来累计分红46亿元,分红率高达70%。刘兵被成都市郫都区监察委留置调查的消息,撕开了商业地产"轻资产高回报"的伪装。

与王健林高杠杆扩张路径不同,刘兵固守成都两处物业却能实现超茅台盈利,这种异常现象在家居卖场行业并非孤例。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创始人同期被查,暴露出行业集体性监管套利模式。三家企业共同特点是:租金收入为主却实现制造业难以企及的利润率,低负债率伴随大额分红,区域深耕背后暗藏政商资源网络。

商业地产的"暴利基因":拿地、贷款与税务迷局

富森美北门店880亩土地的获取时机耐人寻味。2002年该卖场开业时,恰逢成都三环路通车,这种与城市规划高度同步的选址,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政商信息不对称。相较于万达等企业70%以上的负债率,富森美20%的负债率却支撑起巨额分红,业内推测其可能存在表外融资或特殊贷款渠道。

在税务架构上,商业地产企业普遍采用资产折旧、关联交易等手段降低税负。富森美将主要资产置于子公司富森美实业,上市公司仅保留运营权,这种"重资产轻报表"的操作既美化财务数据,又通过折旧抵减应税收入。租金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本应平稳,但其波动性利润曲线暗示可能存在收入调节行为。

监管重拳下的行业变局

住建部近期将商业地产"明股实债"列入专项整治,标志着监管从住宅市场向商业地产延伸。富森美等企业被查,直接触发成都家居商户撤柜潮,部分卖场空置率已达30%。资本市场迅速反应,A股家居板块PE估值从25倍降至18倍,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现金奶牛"企业的政策风险。

商业地产暴利本质是土地金融红利的尾声。王健林早在2017年启动轻资产转型,而刘兵们固守的"包租公"模式正面临清算。随着REITs等合规工具普及,依赖政商关系的传统商业地产模式或将终结,那些仍在强推"二房东"条款的卖场,终将遭遇商户用脚投票。

当监管阳光照进商业地产的灰色地带,暴利神话的破灭只是时间问题。从资源套利到规范运营的转型阵痛中,真正的商业智慧终将浮出水面。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