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这两天你刷视频,估计也没少看到有人在各种吐槽家里老人拒绝开空调——说实话,谁还不是家里“空调权力争夺战”的一颗小棋子呢?
就说杨威,奥运冠军都忍不住出来诉苦了,直接发了段视频,直奔主题:高温三伏天,姥姥上演“极限省电”高手秀——热了就开一会,等屋里凉了二话不说立马关,空调跟打卡似的,一会上线一会下班。
杨威急得都快现身说法去做“科普小课堂”,找来新闻视频,煞有其事地教育姥姥:钱不重要,命要紧,新闻都说中暑能进医院呢,这空调还不赶紧给我开上!
但真到关键时刻,你不如看看小孩撒娇管用。
三好学生都得拜“撒娇魔法”所赐了。
没成想呢,这事不是杨威家的“独家典藏”。
不带你玩你还真以为自家才上演,谁家不是一到夏天开空调这事就火花四射“唇枪舌剑”的?
陈龙,这在荧幕上妥妥的男一号吧,也没能跑出这个老年人“空调经”的轮回,他说,这天太热了,爸妈舍不得开空调——别问为啥,就是“我自己愿意”这几个字顶天立地。
他憋了口气直奔父母老家,心里头就两件事,其一看空调开没开,其二顺路看看爸妈身体挺不挺。
去一看,果然,和自家那一毛一样,空调像闹钟定时,全部关闭,老妈还沉迷厨房挥汗如雨,灶台前一边翻炒一边自如说“做饭嘛,热点就热点,等下再享受空调滋润”。
陈龙这愣是插不上嘴,老婆饼干没他啥事,老妈都出口成章了:“我愿意!”
你要逼多了,估计老太太也急眼了——“每次你来就找茬,赶紧回你的家去啊!”
先不说这两家的剧情多像双胞胎,网友们的花式跟帖更致命——什么“这就是我家日常”“我奶和我姥都一样,关空调就像抢银行”“启动关空调的操作,我爸都练成条件反射了”,评论区成了大型“吐槽许愿池”。
还没完,有脑洞大开的,开始互相支招:该怎么用空调,才能既省电又凉快,方法论粉墨登场。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大家好像都很怕“电表转快点”,开空调的时候内心戏都特足:一会想着省钱,一会又怕中暑,这空调到底是开还是不开,成了一场“心理博弈”。
老人们主张什么?
显形的理由是“热点锻炼身体”,潜台词其实都懂——能省一块是一块,空调用起来,那就是“浪费电”。
小辈们干脆点,直接热了就开。
这中间的分歧,谁能劝得动谁啊,别说你家,国家队选手都得败下阵来。
换个角度说,很多爸妈那一代人,小时候根本没条件装空调。
有空调的日子其实也就这十几年,他们骨子里就养成了“过日子”的本事,空调这个现代“标配”,在他们眼里不是啥刚需,是“奢侈享受”。
更狠的还有一招——怕空调“吹坏身体”,什么风湿、关节炎、上火、感冒统统归咎于“吹空调”。
别说他们真的迷信,医生、专家有时候都放风说“空调病”“冷气伤身”,老人们抓住不撒手,成句口头禅:少吹点冷气,老了全是病!
可问题来了。
高温天动辄39℃、40℃,新闻里热射病、晕倒的可不是摆设。
你要真捂出事了,后悔晚也来不及。
杨威的做法,找来科普视频劝长辈,算是“文化输出”路数,看上去合理,实际怎么落地这招数,要看长辈心情。
家里小孩撒娇卖萌反而无往不利——谁受得了孙辈一脸“我要凉快”,空调分分钟上线。
其实围绕空调开不开,这事搁谁家都得起争执。
都是“爱”的一种套路,只不过出发点不一样。
有人是为家里省点电费,有人怕家里人中暑生病,还有人是单纯图省事——不是说我不用新科技,而是真的没那个用新科技的习惯。
倒是有人问了,这破空调到底怎么用才省电,得有点技术含量的讲究吧?
拿“小知识贴士”来插一嘴啊,专家都说了:最省电的姿势就是“别拿空调当灯泡,一会开一会关”。
说得直白点,频繁开关空调,就像车不停地启停抖动,电表子都得哭出来。
数据也有:一次重启空调的耗电量,顶得上二三十分钟的持续运行。
那有啥诀窍?
短时间外出别关空调,直接把温度调高一两度。
等回来再调回常规温度,这比关——再开——启动那个猛冲的方式要省电靠谱得多。
而且,频繁开关对空调压缩机也算“摧残”,寿命缩短不少,最后坏了换新的,小算盘一算反而更“不省钱”。
有人说夜晚空调要开低度冷嗖嗖,才能睡个好觉,这事放以前倒是有点道理。
最新打法出来了。
白天温度定25、26℃,身体舒服,晚上睡觉时升到27、28℃,要不后半夜你得裹棉被。
进屋先开23℃猛降温,别开太久,顶令半小时再调到26℃正常档,凉快够了,也不至于让电费表跳芭蕾。
还有那些“模式键”你平时见了都绕着走吧,其实好用得很。
夜里开睡眠模式,空调会自动升温降风速,这对怕感冒族来说很友好,能省电还能稳稳睡一觉。
南方梅雨季,湿度大到能拧出水时候,猛开除湿模式,要比制冷能少用三成电,体感温度也跟着下降。
不过北方老铁就别凑热闹了,太干了再除湿,嗓子鼻腔都要跑掉水。
说真的,这代空调都是变频主打,能用省电模式一定要试试。
也有人讲,空调开得越省,兜里钱越厚,这咋看咋不对味。
你省下来的电费,能比住院、买药的钱多?
你倒是真中暑进一次医院试试。
科学点说,不要纠结在开或者不开的极端上,生活嘛要会变通,健康舒服最要紧。
其实,这一轮又一轮的家庭撕开空调“拉锯战”,本质也不是为了那点电费争个输赢。
老人们心疼钱,是自家的情感寄托,是对过日子习惯的执着,说到底他们怕花冤枉钱,更怕儿女觉得自己不值那个被疼的“成本”。
年轻人开空调,一半是为了凉快,一半是看着家里老人出汗就心疼。
你说这不是矛盾啥是矛盾?
其实只要彼此换换角度想想,或者在合适的方式下折个中,什么25度、睡眠模式、启动“时间管理”,谁还能为这事一直拧巴下去?
把家里气氛搞成“温度和平”,最终也不过是看你愿意多花点心思,找对方法。
家人嘛,年轻的担心热出病,老的眷恋从前时光,谁能错呢?
不过友情提醒,真碰上热射病,还想靠“关空调省钱”掰扯,恐怕得不偿失。
一句话,别让电费攒着变救命钱。
有网友说得妙:开空调的时候不用太多心理负担。
凉快了才有劲唠嗑,才有心情怼娃,有力气继续省电下一场——生活嘛,就图个舒心。
家里的那些小摩擦、拉锯和“省电暗战”,不也刚好是日常烟火气的另一种表达吗?
嗨,说到这了,想问问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跟家里老人争论开不开空调这事儿,最后怎么调解的?
下方评论区见分晓——有妙招不藏着啊,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省电小达人!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