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商业神话胖东来,2%的岗位给刑满释放人员,你怎么看?

发布日期:2025-10-09 11:09 点击次数:84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今天我们说商业神话,把超市开成商业神话的胖东来,又一次因为不按常理出牌,站上风口浪尖,计划招1000人,特意留出2%的岗位给刑满释放人员。这事儿一出来,质疑声铺天盖地,这不是给企业埋雷吗?顾客知道了还敢去吗?可胖东来的回应却戳破了社会对前科人员的集体焦虑。质疑者觉得招行满释放人员会有安全隐患,让顾客没安全感不是明智之举。但于东来在直播里说的云淡风轻,歧视只会造成更大的矛盾,谁这辈子没犯过错?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干净的。这话听着糙,却像把钝刀抛开了现实。我们总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真到了给犯错者机会的时候,大多数人却选择了一棍子打死。其实,胖东来这么做不是在制造矛盾,恰恰是在解决矛盾。

前几年,上海某小区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儿,物业公司聘了个刑满释放的水电工师傅,手艺好,收费公道。可邻居。发现他有前科后集体投诉,最后物业只能把他辞退。这位师傅后来在采访里说,我不怕坐牢,就怕出来后社会给我判了终身监禁。这种隐形的排斥在现实里到处都是。某招聘平台的数据更扎心,85%的企业招聘时明确要无犯罪记录,连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这种灵活岗位都要无案底。更讽刺的是,有些社区招志愿者都要查背景,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在这些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旦被贴上犯罪者的标签儿,就算走出了监狱,也很难摆脱这个身份的束缚,比监狱的高墙还难逾越。

多年前,上海电视台有不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视剧,何须再回首,讲的就是一群劳教释放人员的困境,因为社会歧视出了监狱,连生活都难,后来何琳扮演的厂长把他们聚到一起办厂,给他们工作,给他们家的温暖,这些人心怀感恩,用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最后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尊重。而胖东来的做法跟这背后的罗辑。是一样的,把人当人看。了解胖东来的人都知道,尊重人早刻进了他的企业基因。在许昌,胖东来员工流失率常年低于5%,顾客复购率高达80%,靠的就是这份实在。给保洁员开月薪6000元,允许员工每年带薪休假20天,连试吃品都要求必须最新鲜。这次招行满释放人员也不是一时冲动的炒作,胖东来完全可以像其他企业一样,直接把有前科的人拒之门外,规避所谓的风险,毕竟很多公司连机会都不会给。

但胖东来偏不,他没必要靠这事儿博流量、赚口碑。人家真正想做的是倡导社会对刑事人员少点歧视,少点儿有色眼镜,让这些人能被善良接纳,拥有平等的尊严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且胖东莱也很谨慎,第一次尝试先从中轻度犯罪的刑事人员找起,之后再逐步开放合理名额给中重度犯罪类型的,看得出来是真心想解决问题,不是盲目献爱心。其实在国外不少企业早就有成熟的前科人员雇佣模式。美国的回家计划里,微软、星巴克等企业会预留15%的岗位给刑满释放人员,还配套岗前培训、心理辅导,最后,这些员工的出勤率反而比普通员工高12%。这说明,给犯错者机会不仅不会是雷,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社会学家孙立平说过,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他如何对待最边缘的群体。很多企业把前科人员挡在门外,看似规避了自己的风险,实则是把这份风险转嫁给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没工作、没希望,被逼到绝境时,反而可能重蹈覆辙。余东来在直播里说过句掏心窝子的话,你给他一个馒头,他可能会还你一个面包,你把他逼到墙角,他可能就会拿起砖头,胖东来留出的20个岗位,看似是企业的善举,实则是用最朴素的逻辑破解社会治理的难题。当每个犯错的人都有机会重新开始,谁还愿意走回头路,就像何须再回首的结局,当年的汽修厂成了市里的明星企业,那些刑满释放人员有的成了技术能手,有的开了分店,还自发成立迷途少年辅导队,用自己的经历帮更多人。说到底,我们防范的从来不是犯过错的人,而是没机会变好的人。胖东来做的,不过是把平等、尊重这个本该有的社会价值观落到了实处。多给刑事人员一点儿机会,不仅是在帮他们,更是在净化整个社会环境。毕竟,一个能宽容犯错者的社会才更温暖、更安全。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交流,喜欢点个关注再走吧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