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固态电池风口已至,中报业绩超预期,6股强势崛起

发布日期:2025-09-02 18:48 点击次数:100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工信部一纸新规直接把动力电池行业逼到墙角。

2026年7月1日起,所有电动车用电池必须做到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这条强制性标准让现有液态锂电池面临淘汰风险。固态电池突然成了香饽饽,这种新技术能量密度是传统电池的2-3倍,最关键的是根本不会燃烧爆炸。

市场反应比预想的更疯狂。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6家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业绩集体暴走。做铝塑膜的英联股份利润涨了4倍,搞电解质的利民股份直接翻了7倍多。最夸张的是索通发展,这家原本做预焙阳极的传统企业,靠着硅碳负极材料让利润暴涨15倍。

技术突破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的最新测试数据显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已经突破25mS/cm,这个指标三年前还停留在个位数。重庆金康新能源的试装车实测续航达到1200公里,充电12分钟就能充满80%。

产业链上的隐形冠军正在浮出水面。骄成超声的焊接设备解决了固态电池极耳连接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已经接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试产订单。杉杉股份的硅碳负极材料获得美国和日本专利,正在扩建年产万吨级的生产线。

市场格局远未定型。虽然丰田宣布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但国内企业的半固态方案可能更快落地。卫蓝新能源的混合固液电池已经在上汽新款车型上小批量试用,清陶能源的氧化物路线获得蔚来汽车战略投资。

技术路线之争暗流涌动。硫化物电解质虽然性能优异,但生产成本是液态电池的5-8倍。氧化物路线更便宜却面临界面阻抗大的难题。业内专家透露,2024年可能会是技术路线定型的分水岭。

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动。过去三个月,固态电池概念股平均涨幅超过60%,但真正有技术储备的企业不足十家。某券商分析师指出,目前多数公司相关业务占比不到5%,业绩暴增可能只是财务技巧。

产业配套还在爬坡阶段。上海某设备制造商透露,固态电池专用生产设备的交货周期已经排到2026年。最紧俏的是干法电极成型机,进口设备报价比去年涨了三成还供不应求。

这场电池革命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测试报告显示,目前实验室样品循环寿命普遍不足800次,距离商业化要求的2000次还有巨大差距。某车企采购负责人直言,现在谁都不敢大规模押注。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升级总是充满变数。就像十年前光伏行业的洗牌,最终活下来的不一定是现在风头最劲的玩家。固态电池这条赛道,既藏着改写行业格局的机会,也布满技术迭代的陷阱。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