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份的美国陆军协会年会上,第五军军长查尔斯・科斯坦扎中将直言不讳:“我们落后了。我就直说了吧,我们的行动速度不够快。”这句话像一记警钟,惊醒了美国军方高层。
乌克兰战场上,无人机如蜂群般密集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规则。俄乌双方每年合计生产约400万架无人机,而美军当前年产量仅10万架,这种差距让美国陆军不得不正视现实。
乌克兰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透露,乌军约80%的成功精准打击归功于无人机。这种低成本、高消耗的战术,使得价值不到1000美元的无人机能摧毁数百万美元的坦克。
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詹姆斯·明格斯将无人机称为“当今时代的简易爆炸装置”,强调其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然而,大多数美军士兵对无人机技术和战术仍然陌生,缺乏实战经验。
俄乌冲突爆发后,无人机日产量激增。乌克兰方面称,今年将生产400万架无人机,俄罗斯日产量达到4000架FPV无人机。相比之下,美国最高产的无人机生产线月产量仅2000架。
这种产能差距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反映了工业基础的薄弱。美军士兵在训练中使用的无人机多为昂贵型号,而乌克兰战场上的无人机多为低成本、可快速消耗的类型。
美国擅长制造大型装备如战斗机和导弹,但在小型、廉价系统方面准备不足。乌克兰战场证明,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能决定战场态势。美军将无人机视为“精良装备”,过分追求技术指标,忽视了批量部署的需求。这种认知偏差导致美军在无人机领域落后于全球趋势。
美国无人机发展面临供应链依赖的难题。美国无人机严重依赖中国零部件,尤其是电池、电机和磁铁市场几乎由中国主导。
美国Neros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森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制造零件的成本比中国零件高出100倍。批量生产才能降价,但美国需求不足,难以支撑规模化生产。
美军采购模式僵化,官僚体系低效。美国国防部历来将无人机采购与其他大型装备同等对待,流程复杂缓慢。
乌克兰企业能够快速迭代,及时响应战场反馈。美国国防创新部门特伦特·埃梅内克表示,尽管分配了1790亿美元资金用于无人机开发,五角大楼尚未明确未来方向。这种低效严重制约了创新。
作战条令更新迟缓。美国陆军曾发布“首次无人机投掷手榴弹”视频,被网友嘲笑“俄乌三年前就玩过了”。
美军在远程侦察和打击类无人机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而中国等国家已将无人机作为“消耗性弹药”大批量生产。例如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的飞龙-300D无人机,以低成本、可规模化生产为核心优势。
为扭转劣势,美国陆军宣布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采购至少100万架无人机。
这一计划名为“天空铸造”,旨在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工业基础重构,重新夺回主动权。美军计划覆盖第一人称视角自杀式无人机、小型弹药投放无人机等多种型号,适配不同作战场景。
美军试图改变无人机定位,将其视为可批量消耗的战术资源。这与五角大楼7月份推出的“释放美国军事无人机优势”政策相呼应。陆军部长赫格塞斯宣布,将彻底改变五角大楼与国防工业基地的合作模式,要求大型主承包商专注于速度和规模生产。
美军计划跳出传统国防供应商体系,与生产商业用途无人机的公司合作,如为亚马逊提供送货无人机的制造商。希望借助民用工业的灵活产能和低成本优势,快速搭建高效供应链。但当前美军的无人机年产能仅10万架,与百万目标相去甚远。
实现百万无人机目标面临多重挑战。工业基础薄弱是首要问题。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商用市场份额高达90%,中国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占据80%份额。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防御项目主任斯泰西·佩蒂约翰坦言,美国无人机在质量上逊于中国产品,成本更高。
产能目标与现实鸿沟巨大。要在两三年内造出100万架无人机,意味着每天需生产900到1400架,相当于每分钟造出一架能上战场的无人机。而乌克兰无人机售价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且经过实战检验。美军在资金、技术转化、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存在障碍。
“去中国化”供应链设想难实现。从稀土材料到电池电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美国试图建立完全脱离中国的供应链,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美军推出简化合同流程的措施,但工业基础重构非朝夕之功,大型国防企业转型阻力大。
中美无人机发展理念存在根本差异。美军长期将无人机视为“精良装备”,追求高精尖技术,而中国将无人机作为“消耗性弹药”,强调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这种差异源于工业生态不同。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从稀土材料到电池电机,每个环节自给自足。
中国无人机年产量达数千万架,形成压倒性产能优势。例如飞龙-300D无人机以低成本、可规模化生产为核心,成为同类产品标杆。美国同类无人机多仅用于训练,实战部署不足。中国优势在于从研发、生产到实战应用的完整生态链,以及与其他武器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
美军转向规模化部署是对现代战争规律的回归。乌克兰战场证明,低成本、可消耗的战术无人机是关键因素。但美军如果只追求数量堆砌,忽视作战理念和体系融合,难以真正实现追赶。当前美军无人机产能与目标差距大,计划能否成功实施不确定。
美军士兵在无人机使用方面落后于乌克兰军人。乌克兰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指出,无人机作战“不是未来,而是我们的日常作战现实”。美军需对整个军事工业体系进行效率革命,但转型阻力大。美军承认落后是第一步,但缩小差距需更多努力。
#热点观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