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哥几个,今儿这血压是降不下去了。
刚想泡杯枸杞压压惊,点开WTT法国冠军赛的战报,好家伙,枸杞差点没给我直接干碎。
国乒男单,团灭。
一个不留,整整齐齐地打包回家钓鱼去了。
你问我啥感觉?
就跟你养了一盆心肝宝贝的兰花,天天浇水施肥,盼着它开花惊艳四座,结果一夜之间,让邻居家二哈给刨了,连根都没给你剩下。
就是这么个操蛋的心情。
温瑞博、向鹏、陈恒宇,三个大小伙子,就跟商量好似的,手拉手一轮游,连巴黎的铁塔都没来得及好好瞅一眼吧。
男单16强,你翻来覆去地找,愣是找不着那抹熟悉的红色。
这画面,多少年没见过了?
我记忆里,上一次这么憋屈,还是……算了,不提也罢,提起来肝疼。
最骚的是什么?
是我们这边哭丧着脸收拾行李,隔壁的日本队,那叫一个春风得意。
松岛辉空、篠塚大登,两个毛头小子,打起球来那股子不要命的劲儿,隔着屏幕都让人后背发凉。
人家眼里是光,是饿狼见了肉的凶光。
再瞅瞅我们的小将们,眼里是啥?
是山大的压力,是“输了可咋整”的彷徨。
这哪是打比赛,这简直就是公开处刑。
一边是朝气蓬勃的新势力,一边是我们略显僵硬的“接班人”。
这对比惨烈得,我都不忍心看第二遍。
咱们总说,国乒是“梦之队”,是乒坛的“灭霸”。
龙队、小胖他们在的时候,咱们甭管谁来,都跟看爽文似的。
可现在呢?
主力一歇,这层“金钟罩”直接就被人捅破了。
我们一直以为固若金汤的后备力量,原来就是一层窗户纸?
说白了,还是我们自己太“惯”着了。
总觉得天塌下来有个儿高的顶着,年轻队员嘛,慢慢来,不着急。
把他们放在温室里,精心呵护,舍不得让他们去真正的野外丛林里跟豺狼虎豹真刀真枪地干。
人家日韩呢?
人家就是“狼性教育”,管你是不是天才,先扔到最残酷的比赛里去,输,输到你怀疑人生,输到你从骨子里长出獠牙来。
这道理,跟咱们老祖宗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意思。
我们太安乐了,安乐到忘了,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你死我活的淘汰赛。
再看女队,王艺迪算是力挽狂澜,把早田希娜给办了,守住了最后一点颜面。
可你仔细品品这场球,赢得不轻松啊。
“大迪”赢在哪?
赢在经验,赢在关键时刻那股子豁出去的狠劲。
但这不恰恰说明,我们的年轻选手,就缺这个吗?
技术可以练,但这股子从逆境里杀出来的血性,是练不出来的,是得一场一场硬仗打出来的。
蒯曼、陈幸同的失利,更是把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是我们的“人才库”可能出现了断层。
当樊振东、王楚钦他们也有打不动的那一天,谁能顶上来?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让人不敢细想的问题。
输了球,队伍就得回国了,备战全运会。
听着挺正常的流程。
可我怎么听着那么刺耳呢?
关起门来,自己人打自己人,我们永远是冠军。
但这有意义吗?
就像一个拳击手,天天在健身房里打沙袋,打得虎虎生风,一上擂台,让人一拳就KO了。
这次在巴黎的滑铁卢,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每一个关心国乒的人脸上。
它告诉我们,别再做“天下无敌”的梦了,赶紧醒醒吧,狼真的来了。
现在网上肯定又是铺天盖地的口水。
骂这个,骂那个。
可骂能解决问题吗?
不能。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勇气。
从乒协的管理层,到基层教练的选拔培养方式,再到我们这些球迷的心态,都得来一次彻底的“系统重装”。
我们得接受一个现实:国乒不是神,国乒也会输球。
而且,我们得允许年轻队员去输,给他们输球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失败中成长。
而不是一场球没打好,就一棍子打死。
法国的这一夜,注定无眠。
它是耻辱的一页,但也可能是我们触底反弹的起点。
当对手已经把刺刀顶在了我们胸口上,我们是选择缴械投降,还是亮出自己的刺刀,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评论区里,咱好好说道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