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CBA这牌桌上,总有人喜欢上来就梭哈。
就在咱们以为休赛期这锅温水要慢慢凉透的时候,山西队“duang”一下把两张牌拍在了桌上,整个联盟的空气都跟着凝固了半秒。
这操作,简直不叫签约,叫“开盲盒”,而且一开就是俩,一个经济适用款,一个豪华限定款。
咱先说那个经济适用款,波多黎各的内线乔治·康迪特。
一听这名字,再看看履历,就知道是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蓝领”。
薪水不贵,身高臂长,专门用来填补内线防守那个大窟窿。
上赛季山西队的禁区,说句不好听的,简直跟公共厕所似的,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康迪特这块“补丁”,就是用来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的,他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但至少能保证自家后院别老是起火。
这就像你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先来碗白米饭垫垫肚子,山珍海味的事儿,咱待会再说。
真正让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的,是他们签下的另一位——格雷格·布朗。
这哥们儿什么来头?
一个在NBA边缘疯狂试探的“弹簧人”,身体素质那是没得说,感觉给他个支点他能把篮板给扣碎了。
可问题是,除了身体,其他的技能点好像都点得有点歪。
技术糙得像块没打磨过的砖头,尤其是那罚球,有时候感觉他跟篮筐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
山西队签下他,赌的就是CBA的对抗强度能让他“降维打击”,把那身逆天的天赋直接兑现成分数。
这简直是一场豪赌,赢了,他就是下一个CBA赛场上的“禽兽”;输了,那可能就只是个活在五佳球集锦里的扣篮表演艺术家。
就在山西队那边刮彩票刮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隔壁山东队的老江湖只是笑了笑,然后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稳赚不赔的存单。
他们签下了32岁的锋卫摇摆人德沃恩·艾库恩-珀塞尔。
这位老哥虽然也在NBA的饮水机旁看过几天风景,但职业生涯的黄金岁月,全是在欧洲联赛的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上赛季在身体对抗极其凶悍的VTB联赛,他可是球队的头号尖刀,场均十五六分跟玩儿似的。
你看,山东队的目标多明确,他们不跟你玩虚的,不要什么“未来可期”,他们要的就是“即插即用”的战斗力。
球队进攻打不开局面了?
球给珀塞尔,让他用经验和肌肉解决问题。
这笔签约,透着一股子“老江湖”的精明。
他们清楚自己不是那种靠天赋就能横着走的队伍,所以他们需要一个能打硬仗,见过大风大浪的“雇佣兵”。
当然,32岁的年纪,在一个漫长赛季里的体能和伤病隐患,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但山东队显然觉得,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未来,不如紧紧抓住眼前的确定性。
然后,画风一转,我们来看看深圳队……这操作,我反正是没太看懂。
在已经有了两个靠谱外援的情况下,他们又悄无声息地签下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内线——德玛吉奥·维金斯。
最离谱的是什么?
是他上赛季在希腊联赛的数据样本,一共就4场比赛!
你没看错,就4场!
我冰箱里那瓶快过期的牛奶,保质期都比他最近的职业履历长。
这操作简直就是“行为艺术”。
是深圳的球探火眼金睛,在短短几场比赛里就看出了他是个百年一遇的奇才?
还是说,这只是在转会市场上实在找不到人了,病急乱投医?
从那少得可怜的数据里,我们只能勉强看出他好像挺能抢篮板。
深圳队或许就是想找个能在内线干脏活累活的“肉盾”,给外线那帮射手们保驾护航。
但这笔签约的不确定性,强到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用抛硬币的方式做的决定。
所以你看,CBA的江湖就是这么有意思。
山西队像个红了眼的赌徒,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了对未来的想象上;山东队像个精明的商人,步步为营,追求的是风险可控的稳定收益;而深圳队,则像个神秘的炼金术士,他们不声不响,却希望能在别人都看不懂的配方里,炼出真金。
这三份合同,三条路,谁能走到最后,谁又会在半路翻车?
新赛季的剧本,才刚刚写下第一行。
咱们呐,就等着瞧好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