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欧盟那边传来一个消息,他们决定要对以色列进行制裁了。
这事儿不小,算是给一直以来有点偏袒以色列的西方世界,画上了一条新的底线。
这个决定还需要欧盟所有成员国都点头同意才能生效,但这个信号已经很清楚了,以色列的一些做法,已经让老朋友都看不下去了。
我们来看看加沙现在是什么样子。
以色列国防部长自己都承认,军队已经大规模进入加沙,地面上的攻击是全面的。
卫星拍下来的照片对比一下,就几个月的时间,加沙有些地方已经完全变了样,本来是房子和街道,现在成了一片分不清哪是哪的废墟和焦土。
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是一个数字。
前以军总参谋长公开说,加沙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当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每十个加沙人里,就有一个人受伤或者死亡。
这个比例,已经和二战时期一些最惨烈的战场差不多了。
而且,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以色列动员了差不多三个师的兵力进去,他们划了很多所谓的“危险战斗区”,让老百姓必须搬走。
他们的想法是切断哈马斯的补给,然后系统地把一些民用的基础设施给打掉,觉得这样就能让哈马斯的指挥系统瘫痪。
在打仗的时候,以军甚至用那种装满了炸药的旧装甲车当诱饵,开过去然后远程引爆,杀伤力很大。
但是,真正让全世界都坐不住的,还是他们对待平民的方式。
很多加沙人说,就算听了以色列军队的话,撤到了所谓的“人道区”,还是照样被轰炸。
很多人连车都没有,只能走路穿过战区,一路上伤亡就没停过。
有个居民特别绝望地说,如果跑到哪里都会被炸,那跑还有什么用呢?
就连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美联社这些西方的媒体,这次也罕见地发了很多现场的报道,说加沙的人道状况已经到了极限。
欧盟开了个头,其他国家也没闲着。
你看,文化圈、经济圈,大家都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了。
南非、印尼、巴西、土耳其这些国家,一共十六个国家的外长一起发了个声明,要求必须保证开往加沙的“全球坚韧船队”的安全。
他们说得很明白,谁要是在公海上攻击这些船,或者不让援助物资过去,那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文化上的抵制也来了。
西班牙第一个站出来说,要是明年的欧洲歌唱大赛以色列还参加,那我们就不玩了。
这话一说,荷兰、爱尔兰、冰岛也马上跟着表态,意思都差不多。
经济和军事上的制裁,也已经在路上了。
法国在国际航展上,直接把以色列的武器展台给“隔离”了。
荷兰停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系统的零件。
印度取消了一笔八十七亿美元的军火订单。
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宣布,从和以色列有关的企业里撤资。
面对这么大的国际压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怎么办呢?
他最近有个讲话,可以说是把“甩锅”这门艺术玩明白了。
他在一群来访问的美国国会议员面前承认,以色列“正在遭遇全球孤立”。
但他话锋一转,马上就说,是中国和卡塔尔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广告,在西方的媒体上操纵反以色列的情绪。
他还特意点了TikTok的名,说这个平台的算法助长了反以色列的情绪。
这个逻辑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其实也很好理解。
内塔尼亚胡就是想转移国内的矛盾。
毕竟,战争拖累了以色列的经济,旅游业基本完蛋了,外国投资也跑了,老百姓反战的情绪越来越高。
这个时候,就需要找一个外部的对手,来让大家团结起来支持他。
同时,他这么说也是为了讨好美国的强硬派,好让美以同盟更稳固。
当然,TikTok也是以色列很讨厌的一个平台。
因为上面有太多加沙被轰炸的视频在传播,这些视频没有经过剪辑,很真实,打破了过去西方媒体一边倒的说法,以色列非常害怕这个。
但事实是什么呢?
加沙的废墟不是电脑特效做的,那些受伤死去的孩子也不是人工智能生成的。
联合国指控的“种族灭绝”,更不是短视频编剧写出来的故事。
所有的悲剧,都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以色列不想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还想把这些事都盖住,不让别人知道。
以前阿拉伯国家可能就是嘴上说说,抗议几句,但这次,感觉动真格的了。
9月15号,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在卡塔尔开了个紧急峰会。
会议的重点已经不是“要不要批评”,而是“怎么联合起来反制”。
埃及总统塞西,四十六年来第一次公开把以色列叫做“敌人”,自从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了和平条约以来,这还是头一回。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家正在推动建立一个常设的阿拉伯军事联盟。
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里唯一有核武器的,他们呼吁成立一个“联合特遣部队”,来监控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埃及提议搞一个“阿拉伯版的北约”,把防御合作变成一个制度。
虽然这个联盟还在想法阶段,而且像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和美国关系很深,不一定愿意彻底翻脸,但风向确实变了。
王爷们不想再当“沉默的大多数”了。
为什么这次大家的反应这么大呢?
小编觉得有几个原因。
超过百分之十的人口伤亡,意味着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亲人遇难,这种规模的人道灾难,已经超出了大家能承受的底线。
以色列疯狂袭击周边的国家,为了所谓的消除威胁,它可以炸任何地方,而且经常打的是平民、医院这些目标,这种军事逻辑彻底惹怒了国际社会。
还有就是TikTok这些短视频平台,把战争最真实的一面,直接放在了全世界用户面前,新一代的年轻人就形成了基于人道主义的共同立场,以色列以后想再恢复好名声,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从联合国报告明确指控“种族灭绝”,到国际刑事法院启动调查,再到很多国家联合起来提起诉讼,以色列面临的是实实在在的法律追责。
现在的以色列,就像一个把自己关起来,不听外面声音的“堡垒”。
在国际上,它失去了道德上的光环。
在中东,它亲手给自己制造了新的敌人。
在经济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它列入了投资的黑名单。
说到底,自卫的权利谁都有,但这个权利不能变成对着平民和医院开火的理由。
当一个国家把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人,那不管它的军队有多强大,也赢不来真正的安全和尊重。
路是自己走的,现在这个局面,也算是以色列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吧。
备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内容等信息来自网络,文本由AI辅佐+人工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