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打卡计划#清晨六点的维港岸边,手持国旗的市民已在热切张望;中环码头,排队等待接驳船的人流蜿蜒百米;高层住宅窗前,手机镜头对准了缓缓驶过的钢铁巨舰——这一刻,香港全城目光聚焦在首次来访的国产航母山东舰上。
7月5日清晨,香港中环码头早早排起长队。市民们手持来之不易的参观券,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通过安检,等待搭乘接驳船前往停泊在维多利亚港西锚地的“国之重器”。
两天前,当山东舰航母编队缓缓驶入维港水域时,**52层高楼上的居民推开窗户,看见航母从两栋摩天大楼间穿行而过**。有市民在社交媒体分享照片时调侃:“起猛了,航母开楼下了!”这一罕见的“开窗即见航母”景象瞬间刷爆网络。
01 钢铁巨舰进香江,维港上演海空盛典
7月3日上午,由**山东舰航母、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以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海军编队驶入香港海域。维多利亚港上演了精心设计的欢迎仪式。
特区政府派出消防船,喷水形成壮观的“水门礼”迎接航母入港。多架直升机在编队上空伴飞,将这一历史性时刻通过直播传递给全港市民。当《光辉岁月》的旋律在维港两岸响起,不少市民轻声跟唱。
最为震撼的一幕出现在山东舰甲板上:**700余名海军官兵整齐列队,用身体排出“国安家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不仅呼应了2017年辽宁舰访港时的“香港你好”标语,更巧妙结合了当下香港的国安教育主题。
在岸边,清晨6点就守候在此的市民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向舰艇编队欢呼致意。来自深圳的摄影爱好者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专程从福田赶来,在玉桂山的高处蹲守了一整夜,只为记录下国产航母首访香港的历史性画面。
02 一票难求的盛况,万人争睹国产重器
7月5日开始的公众开放活动,让香港掀起前所未有的“航母热”。驻香港部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香江砺剑”线上发放**1万张参观券,其中山东舰仅2000张名额**。
预约系统开放后,**1分钟内所有参观券被一抢而空**,抢票速度远超顶流演唱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欢迎仪式上感慨:“三轮预约都在开放一分钟左右就全部满额,大家都争取难得的机会,一睹山东舰编队的风采。”
未能获得登舰机会的市民并未放弃。在维港沿岸的青衣西南端、马湾大排咀码头、迪士尼乐园码头等多个“网红打卡点”,挤满了携带长焦镜头和望远镜的市民。
“这两天去看航母的人数不得了,”一位小巴司机对记者说。在青衣一处观赏点,尽管天气炎热,市民游客仍里三层外三层挤满海岸过道,三脚架、长焦相机等专业设备齐上阵。
三名专程从内地来港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特意乘坐中环-马湾航线轮渡,只为从海上多角度记录山东舰的雄姿。其中一位山东籍学生激动地说:“看到山东舰,真切感受到国家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感觉心情既激动又自豪。”
03 登舰亲历零距离,市民体验军事魅力
7月5日上午8时许,首批幸运获得参观资格的香港市民在中环1号码头接受安检后,搭乘驻港部队统一安排的接驳船前往西面2号锚地。
登舰后,市民在官兵引导下有序参观。在**指定区域,近距离接触歼-15舰载战斗机、直升机等尖端武器装备**,观看海军官兵的训练展示。
互动体验环节尤其受欢迎。参观者可以亲手触摸反舰导弹模型,学习水兵绳结技法,了解航母作战知识。一位香港学生体验后感叹:“**比教科书更震撼**,没想到我们国家的航母技术已经这么先进!”
安全考虑周全。驻港部队在公告中特别说明,因山东舰局部通道狭窄且需攀爬,谢绝11岁以下儿童、孕妇及行动不便人士参观。12至17岁未成年人则须由监护人陪同登舰。
在昂船洲军营码头,另外8000名市民参观了编队中的湛江舰和运城舰。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也同步开放,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国防教育体验。
04 国产航母实力秀,十年跨越铸就海防长城
作为中国**首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山东舰(舷号17)的访港具有特殊意义。这艘采用滑跃起飞设计的航母可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作战效能较辽宁舰提升40%,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掌握航母建造技术的国家。
就在访港前一个月,山东舰刚完成一场实战化演练。2025年6月,它与辽宁舰在西太平洋开展双航母协同训练,**12架歼-15协同作战形成区域火力覆盖**,单日舰载机起降峰值达70架次。外媒评价此举“打破了第二岛链封锁”。
编队装备展示国家海防实力。055型驱逐舰延安舰、052D型驱逐舰湛江舰、054A型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护航编队,配备鹰击-18反舰导弹、红旗-9B防空系统等先进装备,为香港构筑起“海上钢铁长城”。
此次展示的歼-15T弹射型战机尤其引人注目。虽然山东舰采用滑跃起飞,但歼-15T已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做好充分准备,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前瞻布局。
05 从“你好”到“家好”,航母访港背后的深意
香港是全球**唯一两次接待中国航母的城市**。从2012年辽宁舰访港时市民冒雨围观,舰载机起降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到如今“开窗见航母”成为现实,折射出中国海军十年间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以前英国军舰来香港是殖民,现在中国航母来是回家!**”一位网友的评论道出了历史变迁。当山东舰的钢铁之躯与维多利亚港的繁华景象相映生辉,传递的是“国安家好”的庄严承诺。
对香港青少年而言,这次访问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有香港青年在参观后表示,希望未来能投身航母研发:“十年后,希望香港参与建造自己的航母!”这种从“围观”到“参与”的心态转变,正是航母访港的深层价值所在。
随着山东舰向公众开放,国防教育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亲身体验。当市民们站在宽阔的飞行甲板上,眺望维港两岸熟悉的城市天际线,**家国情怀从未如此真实而具体**。
---
维港两岸,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香港市民注视着这艘钢铁巨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对身边孙子轻声说:“四十年前,这里停的是英国军舰。现在,我们自己的航母回家了。”
甲板上,“国安家好”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当最后一批参观者离舰时,夕阳为山东舰镀上金色轮廓。有市民回望这座“移动的护国门神”,手机镜头捕捉到的不仅是国之重器的雄姿,更是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