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在美国中西部,那片被誉为世界粮仓的土地上,拖拉机的引擎声已经停了,仓库里堆满了金灿灿的大豆,一座座小山。这本应是一年里最踏实的时刻,可空气里弥漫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死寂。农民们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外面的世界,却看不到一张订单,尤其是不见那些写着汉字的订单。一张都没有。
这事儿说起来,真的有点讽刺。特朗普当初挥舞着关税大棒的时候,口号喊得震天响,说是要“保护美国”,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呢?第一个被他从悬崖上推下去的,恰恰是这些他号称要保护的农民。
你得知道,中国市场对这些豆农意味着什么。往年,从九月到第二年一月,那可是黄金时间。中国的订单会像潮水一样涌来,消化掉美国出口大豆的一半还多。就说去年吧,光是中国就买走了132亿美元的大豆。132亿,这数字什么概念?占了他们总出口额的54%。农民们靠这个养家,靠这个规划来年,靠这个给孩子交学费。
可今年,一切都变了。来自中国的采购订单,是零。就是一个冷冰冰的“0”。这个数字,足以让无数家庭的生计瞬间悬空。美国一年产1.2亿吨大豆,自己根本吃不完,他们需要中国。现在,最大的买家,那个他们最熟悉的客户,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扭头走了。这不只是拧紧了钱袋子,这简直是直接抽走了他们的氧气。
恐慌,是的,就是恐慌。你能在每个人的脸上看到。八月的时候,美国豆农协会实在是扛不住了,发了封公开信,求特朗普政府赶紧和中国谈。信里的话,你读着都觉得绝望,他们说,“损失将无法挽回”。种地的成本哪样不在涨?化肥、种子、机器、人工……价格天天往上蹿。可他们种出来的大豆呢?价格一路往下跌,因为没人要了。密苏里州一个老农对着镜头,眼睛都红了,他说:“这他妈的哪是贸易战,这是在要我们的命。”
然而,地球是圆的。这边是绝望的秋天,地球的另一端,一场狂欢却已经开始了。有输家,自然就有赢家。你看,市场这东西,它从不等待政治家们握手言和,它自己会去找路。中国不从美国买,那从哪儿买?
答案飘向了南美洲。巴西、阿根廷、乌拉圭。路透社的消息说,中国的企业已经准备从阿根廷和乌拉圭那里,买下多达1000万吨大豆。这是个创纪录的数字。再加上巴西,今年天气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你看,全球的供应链,就在这无声无息中,被重新画了一遍。巴西大豆本来成本就低,气候和土地都有优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豆农们,以前可能规模不大,但现在,面对中国扔过来的巨额订单,他们一夜之间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新贵。
但如果你觉得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太天真了。南美洲的崛起,算是意料之中,是市场的自然填补。真正让人大跌眼镜的,那个藏在幕后、笑得最开心的,是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
就在今年八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站出来,公开宣布了一件事:“中国已经取消了所有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壁垒。”就这一句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中美这场火星撞地球的贸易摩擦里,澳大利亚成了那个捡到宝的幸运儿。
当特朗普政府疯了一样把对华关税加到145%的时候,澳大利亚在干嘛?他们在悄悄地接盘,接那些原本属于美国的订单。数据不会撒谎,今年一到五月,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暴涨了21.3%,达到了978亿澳元。整个上半年的增幅,更是高达38%。这是近十年都没见过的好光景。
这种转移是全方位的。美国的农产品出不了口,中国的买家就去了澳大利亚。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大豆同比增长了62%,牛肉涨了49%。一个叫约翰·威尔逊的澳大利亚小麦出口商,兴奋得像个孩子,他说:“过去半年,我们的订单涨了快五成,好多都是来自中国的新客户。”
这事儿奇怪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敲打盟友,怎么就对澳大利亚网开一面?澳大利亚的成功,可不是天上掉馅饼,那是极为精明的外交算计。阿尔巴尼斯政府一上台,就主动去缓和对华关系,玩了一手漂亮的“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一边,他们跟着美国搞联合军演,在印太战略里积极扮演自己的角色;另一边,他们紧紧抓住中国这个大市场,铁矿石、煤炭、葡萄酒,源源不断地运过去。澳大利亚的贸易部长法雷尔说话就很直接了:“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我们来说,和中国的贸易比和美国的贸易重要10倍。”
更绝的是,美国这根关税大棒,打遍天下,唯独对澳大利亚手下留情,只加了10%的基准关税,是所有盟友里最低的。为什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个顾问,斯科特·肯尼迪,一句话就说透了:“美国在印太地区需要可靠的盟友。”说白了,澳大利亚的地缘政治价值,还有它手里的稀土这些关键矿产资源,比那点贸易争端重要多了。为了拉拢这个战略支点,美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看,这多有意思。和澳大利亚的左右逢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紧紧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的加拿大。因为它学着美国对华加关税,结果被中国一顿反制,油菜籽出口损失惨重。而它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呢?你猜对了,又被澳大利亚给吃了。
这根叫“关税”的回旋镖,扔出去的时候看起来气势汹汹,以为能砸到对手,结果呢?它在天上绕了一大圈,最后狠狠地砸回了自己,还有那些最忠实的小兄弟的头上。最初的口号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可伟大没来,等来的是几十亿美元销售额的蒸发,是自己农民的破产,是盟友的貌合神离。而世界的另一头,南美和澳洲,却因为美国的战略失误,捡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场大豆引发的风波,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在这个早就连成一片的全球市场里,谁也别想当那个能操控一切的上帝,玩火,最终只会烧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