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着咖啡香迎面扑来,惠灵顿的港口边,刚下飞机的李敏差点被自己的行李箱绊个跟头。她深吸一口气,这味道和老家青岛完全不一样——咸湿里混着烘焙的焦香,像有人把拿铁泼进了太平洋。"哎哟喂,这空气都能卖钱了吧?"她嘟囔着掏出手机,屏幕上还留着移民中介发来的数据:家庭年收入14万纽币起,这数字在国内能横着走,在这儿刚够在咖啡馆里挺直腰板。
皇后街上穿西装的白领们步履匆匆,李敏盯着他们锃亮的皮鞋发呆。这些人的钱包怕是比她的行李箱还鼓,毕竟奥克兰的工资中位数写着13万纽币,可街角寿司店招工牌上时薪23.5纽币的字样更扎眼。"合着干满365天不吃不喝才够中位数?"她掰着手指头算账,突然理解为什么房东听说她要租独栋房时笑得像看见活菩萨——那栋外墙爬满常春藤的小屋标价129万纽币,够在老家买三套学区房。
葡萄酒庄园的晨雾还没散尽,张伟已经在霍克湾的葡萄架下忙活半天。他抹了把汗,工头递来的工资单上每周税后1800纽币的数字让他心里打鼓。当初被"家庭年收入11.47万纽币"的宣传吸引过来,现在发现这钱得两口子拼死拼活才够得着。隔壁老王叼着草根笑话他:"嫩这北方汉子懂啥,咱这儿挣的是阳光钱!"确实,超市里长相思白葡萄酒比矿泉水还便宜,可幼儿园每周600纽币的账单比酒瓶子更让人上头。
南岛加油站里,台湾姑娘小林正往旅行车上堆露营装备。后视镜里反射着蒂卡普湖的蓝,车载广播里说当地家庭收入刚过10万纽币门槛。"够浪漫吧?"她冲后座的情侣眨眼睛,"在这儿当民宿老板可比在台北当社畜强。"话音刚落,仪表盘亮起油量警报,加油站小哥笑着竖起三根手指:"91号汽油每升3.2纽币喔。"那对情侣瞬间垮下的脸,比库克山的雪顶还白。
房产中介凯特踩着十厘米高跟鞋穿梭在惠灵顿的开放日,手里的平板电脑显示着最新数据:全国房价中位数比去年涨了8.3%,可工资涨幅才2.1%。她看着中国客户对着95.6万纽币的联排别墅皱眉,赶紧调出家庭收入对比图:"您看,咱这儿挣14万呢!"客户突然用计算器按出房贷利率6.39%,空气顿时比南极还冷。窗外飘来的咖啡香突然不香了。
北帕默斯顿的农场主约翰正往皮卡车上扔牧草捆,副驾驶坐着新来的菲律宾挤奶工。"知道为啥我们马纳瓦图地区收入刚够10万不?"他指着远处啃草的奶牛,"这些姑娘们可比奥克兰白领金贵。"确实,超市里一升鲜奶卖1.5纽币,可兽医出诊费能顶半天工资。挤奶工望着手机里老家亲戚的留言"听说新西兰遍地黄金",苦笑着把挤奶器开关拧到最大。
汉密尔顿的移民律师办公室里,空调吹得人发冷。王律师把技术移民打分表推给对面的程序员:"您这雅思7分加新西兰job offer,走绿名单通道比凑6分容易。"客户盯着"电子电信类直接获批"的条款眼睛发亮,直到听见"薪资必须达到时薪33.56纽币"的条件,手里的咖啡杯差点翻倒。窗外怀卡托河静静流淌,映出两人扭曲的倒影。
但尼丁火车站前,退休教师玛格丽特的小摊飘着司康饼的香气。她边收钱边跟上海来的新邻居唠嗑:"我们这儿房价才67万,比奥克兰便宜一半咧!"邻居儿子突然插嘴:"可您这儿家庭收入也少三分之一啊。"老太太擦擦围裙笑得狡黠:"但我的花园能看到信天翁,他们的阳台只能看堵车。"海风卷着纸币飞向港口,像极了那些总在搬家的人们的积蓄。
西海岸的雨林里,导游麦克的登山杖戳进潮湿的苔藓。"看见没?81.5万的家庭收入在这儿能当土豪。"他踢开挡路的树枝,"前提是你受得了半年下雨。"香港来的游客望着瀑布发呆,手机屏幕上是妻子发来的奥克兰租房合同——每周650纽币的公寓还没自家茶餐厅的包间大。雨滴砸在防水地图上的声音,像极了算盘珠子崩落的动静。
基督城重建区的工地上,钢架碰撞声惊飞了海鸥。福建来的木工老陈把工资单折成纸飞机,看着它栽进午餐盒里。"坎特伯雷大区收入10.9万?"他灌了口凉掉的奶茶,"我闺女当护士的工资全填进房贷窟窿了。"起重机吊起的预制墙在阳光下投下阴影,正好盖住他手机里银行APP显示的剩余贷款年限:27年又4个月。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