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光模块、创新药等高科技驱动,创业板再创新高,投资者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5-08-04 11:56 点击次数:76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月29日上午,我们看到光模块、创新药等高科技领域驱动市场,创业板指数再创年度新高。无论是场内持仓的投资者,还是场外观望的投资者,面对市场指数处于年度高位、部分相关指数表现低迷且面临资金流出的情况,到底该如何操作?是该趁着牛市入市,还是面对高点离场?

本节将结合7月29日上午市场交易的关键数据、场内外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市场演绎逻辑展开讨论分析,相信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来看7月29日上午的市场交易量,沪深两市合计约11300亿元,与昨日相比大体相当且略有增加。按照上午的交易节奏,预计全天成交量将在18000亿元左右。这一成交量自年初以来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场内交投活跃,场外资金入市总体较为踊跃。

接下来看市场主要指数表现,上午收盘时,创业板指数的上涨是主要亮点:上证指数和深成指虽小幅下跌,但跌幅分别仅为0.08%和0.04%;而创业板指数上午一度涨幅超过1%,收盘时仍达0.92%,其大幅上涨成为上午市场的显著特征。

再看个股表现,沪深两市下跌个股合计约3700家,上涨个股仅1300多家,占比不到30%,总体呈现多数下跌的局面,但创业板表现格外突出。

资金统计方面,根据东方财富、新浪财经的资讯,上午主力资金净流出约400亿元。半天净流出400亿元,规模不小,但尚未达到能撼动市场走势的程度。

为何上证指数、深成指及沪深300大盘蓝筹表现低迷,而创业板却大幅上涨?主要由以下几类板块带动:

第一是创新药相关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生物制品等,涨幅均超过2%。其中,申万二级行业指数中医疗服务上涨4.53%、化学制药上涨2.4%、生物制品上涨1.43%,分别位列124个行业中的第1、第4和第8位。

创新药板块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近一周左右恒瑞医药发布了强劲的半年报及对未来收益的积极前瞻,CRO(创新药研发服务外包)龙头药明康德昨日也发布了强劲半年报,并公布了半年分红及股票回购的最新消息。这些半年报、回购、分红等信息成为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此外,恒瑞医药半年报及业绩前瞻中提及的相关专利、海外销售的潜在收益空间,也刺激了整个创新药关联板块的上涨。

从根本背景来看,2025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部门对创新药的政策有所调整:改变了2018年之后对创新药不分青红皂白就快速纳入医保的操作(这种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行业内卷),转而开始鼓励创新药发展。这正是2025年5月以来创新药及生物制药相关板块明显跑赢大盘的核心逻辑。

第二是高科技领域中的AI人工智能相关光模块板块,主要体现在通信设备板块上涨3.05%,表现突出。通信设备作为AI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TMT高科技领域)的关键环节,其光模块的大幅上涨还带动了半导体、电子等关联板块——上午半导体上涨1.05%,电子元器件上涨0.94%,均表现出色。

第三是电力设备相关板块,包括新能源(锂电池、光伏等)这类“反内卷”概念。经过上周五及昨日的调整,该板块今日再度表现:能源金属上涨1.18%,光伏设备上涨0.73%,整体表现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创业板指数中,电力设备(光伏、锂电池等)是重要权重板块,因此上午推动创业板上涨的资产均为与创业板密切相关的高科技资产。相比之下,养殖业、饲料、基建、种植业、贵金属等传统行业调整幅度稍大。

面对当前市场格局,投资者该如何操作?若持续关注我们的栏目会发现,7月下旬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若市场要再上一个台阶,需重点关注几条主线:

一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科技领域,这是市场上涨的重要主线和核心动力。从半年报来看,创业板高科技板块成长性最突出,且从估值和涨幅角度看,仍处于相对低位。

二是“反内卷”题材。正如上周栏目标题所提,“反内卷”任重道远,其行情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在各行业逐步展开,从光伏、锂电到煤炭、光伏玻璃等多个领域都可能出现相关进展,因此“反内卷”将成为下半年行情的另一条重要主线,值得关注。

三是医药医疗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在国家出台更多鼓励政策、半年报数据强劲,叠加昨日发布的育儿补贴、人口老龄化等相关消息的背景下,创新药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在当前位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替代大金融板块的想象空间。

此外,还需格外关注中美关税谈判:预计本周一、周二谈判将结束并发布最新进展。若谈判结果超预期(带来利好),市场可能重拾升势,大盘有望再创新高;若谈判遇阻(出现重大困难),则需考虑适当减仓离场。

下午收盘后,我们将围绕全天主力资金流向、热点板块表现,为各位投资者提供更完整详实的数据及背后的逻辑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