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上台才一个多月,已经亲口否定了自己身上的“亲华”标签。据观察者网报道,7月17日,青瓦台午餐会上,韩国总统李在明面对政坛元老金钟仁的直言警告,首次公开回应“亲华”质疑。
金钟仁着重谈到了特朗普的关税战,称对美关税谈判不应急于解决,而应从长计议。但必须要注意的是,“美国政界存在广泛误解,认为李在明外交政策倾向中国,误解李在明总统 ‘亲华’,可能影响韩美关税谈判”。
对此,李在明公开澄清,说他在处理所有问题时,都会努力把韩美同盟和韩美关系放在首位,他自己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希望美国不要误解。
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并不意味着韩国的外交方向发生了大的转变。
李在明的这一澄清,直指其5月大选辩论时的立场。当时李在明遭对手抨击“亲华”,曾反驳称“韩美同盟是国家安全支柱,但不应全盘押注美国”。
耐人寻味的是,李在明竞选期间关于台海的言论再被翻出:“无论台海发生什么,韩国只需做好自己,并对两岸都说声谢谢”。该表态被部分美韩人员视为“回避安全承诺”,成为“亲华论”的重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李在明此次会谈,暗含另一重政治信号。李在明原定任命金钟仁担任访美特使团团长,却在最后时刻变更为前韩国商会会长朴容晚。
金钟仁(左)和李在明
韩国总统府解释称因金钟仁“经验丰富”,需留国内提供高层咨询,但韩联社披露,李在明当面向金致歉,暴露决策仓促。
要知道,金钟仁与美国共和党关系深厚,若由其带队可能强化对特朗普政府游说。但在李在明政府看来,任命一个完完全全的亲美派人物,也不能让首尔放心。李在明政府此举反映出困境,既需安抚美国,又要避免被绑上“反华战车”。
压垮韩国谈判桌的真正重锤,是特朗普开出的“4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要求。《朝鲜日报》披露,美方在7月华府会谈中突然提出,韩国需仿效日本设立基金,支持美制造业复兴,否则将面临8月1日生效的25%惩罚性关税。
这一天文数字相当于韩国年度国家预算80%以上,韩国政府陷入如何筹措资金的困境。美国还强烈要求韩国开放农牧产品市场,不出意料的是,此消息违背了韩国“身土不二”的理念,立即在韩国引发巨大争议,韩国农业界担忧自己成为贸易谈判的牺牲品。
李在明原本试图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对美妥协经济,守住安全框架;对华保留空间,留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但特朗普政府正切断中间道路,逼韩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剧本中,盟友不过是提款机与炮灰。李在明此时的决定,将决定韩国未来多年的命运。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